如何评价电影《后来的我们》?

 2023-07-10 19:15:25 西瓜影视

知道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特别喜欢奶茶刘若英。我对国产的青春电影本身并不感冒,但最终还是在一个刚失恋的朋友的拉扯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总的来说还算可以吧,奶茶作为一个新生的导演,电影还是有很多亮点的。

我觉得电影里人物的塑造还是比较丰满的,尤其是男主林见清,看完电影大家都觉得:男主真是讨人厌……我也这样觉得,给每个人都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说明人物塑造算成功了。

而电影整个的情节也比较丰富合理,有些看起来很“作”的情节,其实并不作。每个从青春过来的人,都会知道,那就是真实的青春的样子。

最后赞一赞电影的配乐,五月天,田馥甄,陈奕迅,而且每首歌的歌词都与情节对应得恰到好处,音乐一起,不被打动都难。

我觉得(后来的我们),女主就是为了别的女生培养好老公的陪练。也就是那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其实还蛮心酸悲催的。

曾经的那些苦是我陪你一起度过的,等到日子开始甜的时候,我们却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难怪古语说,可以共患难,却难以同富贵,就是这么个理。

大家苦的时候我们一起抱团,一起艰难,就会抱的很紧,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未来还有希望。可当一切开始变好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可以选择更好的,我不想再想起那些苦日子的记忆,包括那些人,所以,就渐行渐远了。

有人说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但我觉得成长的代价,不就是珍惜拥有吗?得到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等到失去之后才遗憾呢?

我非常欣赏其中的一句话,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但是没有了当初的我们可以说,女主的命运不是那么的顺利,当初一直喜欢的男主最终和别人走在了一起,当初与自己一直想期盼得到的东西,最终虽然得到了,但是没有了当初的感情经历没有了两个人一直所期待的那种关系,由于事实的面前,由于现实的残忍让人不得不分开,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取材于大多数人青春的感情生活,但是又高于绝大多数人的青春感情生活,因为取材于现实高于现实,是所有电影艺术的一个特征,有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群体,青春中的感情变化我觉得挺经典的。

《后来的我们》在剧情的设计上有严重的逻辑问题,按照电影中男主角的说辞,他对女主角的种种情愫都是因为女主角很特别,女主角哪里特别呢?喝酒、打牌、骂人吗?男主角该是有多不了解女生呀?随便到一个大专看看,到一个执教看看,这样的女生遍地都是,好吗?真正特别的女生是导演刘若英那种女生,知性、端庄,刘若英不如把她自己写成女主角了,那样还能让电影的逻辑自恰一点。

真的是一部特别能让人回忆起高中时光的电影,看完之后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我们高中班主任也是第一次带班,可能有时候我们也会把班主任气到不行,但我们有时候也是很可爱的呀,最忘不了那两次在晚自习偷偷摸摸地给班主任过生日,那两次的蛋糕很好吃西瓜也很甜,如果可以,我们贺高1510的全体同学想每年都给班主任过生日!

这句话印象很深:或许我们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牵着别人的手,遗忘曾经的他。

成长的代价是失去了最爱的人,那为什么在一起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呢?在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有事情就要好好的沟通,不应该逃避,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等失去了才后悔,有的爱情不是输给了时间,而是输给了态度。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