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到底有哪些重大发现或者发明?

 2023-07-11 11:44:20 西瓜影视

杨振宁其重大科学贡献,为13项,主要为以下:

(A)统计力学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 论文序号: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 69a。 

  

(B)  凝聚态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 61c。 

  

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 62j。 

  

(C)  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论文序号: 56h。 

  

C2.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 

  

(D)场论 

  

D1.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论文序号:75c。 

以上引用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 (2014)

其中被杨迷认为可以跟爱因斯坦相比的就是“杨-米尔斯理论”

它起源于对电磁相互作用的分析,利用它所建立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已经为实验所证实,特别是这理论所预言的传播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已经在实验中发现。杨-米尔斯理论又为研究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的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引力场也是一种规范场。所以这一理论在物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杨振宁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被《物理教师》期刊列为物理学史上最顶尖的18位物理学家之一。

1957年,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杨振宁,华裔物理学家。1954年提出规范场理论,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基础。1957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

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方程”,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

费米-杨模型(1949),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轭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不守恒分析(1964),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1974),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等。

“科玄”之争

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作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和与会者进行了激烈争论。

振宁把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视为近代科学的源泉之一,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缺少这个源泉:“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实际上,中国传统中不仅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逻辑的严密归纳法。杨振宁认为《易经》的“取象比类”、“观物取象”的所谓归纳法,其实是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不合乎逻辑的类比法。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