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和弦明亮快乐而小和弦阴暗忧伤呢?

 2023-09-09 15:51:25 西瓜影视

音乐的色彩的产生,一句话的解释,就是音关系作用于人的听觉习惯而已。 作为和弦、和声来说,核心的音关系,就是乐音的音高关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音在音高上形成的对比关系。  这种对比关系,在人耳听来,越趋向于一致化,其关系就越协和。协和的音高关系,给人以稳定感、静止感。反之,则趋向于不稳定的紧张感。然而,在心理上,不稳定的或是紧张的因素,必须要得到解决——即最终要变得安定、稳定和归于静止。这是人的听觉心理习惯。所以,音乐中乐音对比关系需符合这种心理习惯,如果不符,听者会在潜意识中进行自觉的“脑补”。  

比如,听到属音,自然会联想到主音;导音响起,就会自然地联系到主音;和弦省略五音,却并不会感觉缺少什么,等等等等,都是上述听觉的心理习惯在起作用。  

同样,大、小三和弦所表现出的不同调性色彩,也是由这种听觉心理造成的。当然,这还得联系乐音音高关系——音程关系来解释。  

首先,最为协和的音程无疑是“纯音程”,被称为“完全协和音程”。这类单音程有四种,即同度、八度、五度和四度。其各自音程上两音频比关系分别为1:1、2:1、3:2、4:3。  

纯音程这种音关系,形成的音高对比,给人以极其的稳定感、静止感。  其次是不完全协和音程,比如三度、六度;以及不协音程,比如二度、七度。这些关系上的两音对比就更为强烈一些。这类对比在听觉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  

而这种不适感会有诸多差异,人们在听觉上产生的所谓种种情绪,恰是由于这诸多具有差异的不适感所引发的。  简而言之,大音程上两音(比如大三度、大六度、大二度、大七度)具有相互疏离的排斥感,而小音程(如小三度、小二度、小六度、小七度)上两音则具有相互吸引的聚拢感。所以,大音程往往更给人以扩张、膨胀的感觉,这种感觉造就了所谓的“宏大、明亮的色彩”(不完全协和音程)与“激越、侵彻的情绪”(不协音程)。 小音程则显示出收缩、紧张的感觉,造就了所谓“忧郁、灰暗的色彩”(不完全协和音程)与“尖锐、不安的情绪”(不协音程)。  

所以,不仅是大三和弦(大三度音程带来的明亮色彩)与 小三和弦(小三度音程带来的灰暗色彩)是因人的听觉心理而产生相关的色彩。调性音乐中所谓的调性,其实也源于此——主音到三度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恰是构成主和弦的音关系基础。  人们这种自然的听觉心理惯性——对不协音关系的感知以及潜意识中对协和音关系的心理补偿——才是一切音乐规律的本源。

首先,脱离和声环境就不能谈和弦情绪。你让和声小调的属和弦怎么办?人们还是习惯在具体的音乐语境里感受一个和弦的性质,因为音乐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  

然后解释一下单独的和弦。就我目前的知识,我认为主要是泛音列的原因,前几楼说得差不多了,要完全解释清楚泛音还是蛮麻烦的。 反正大和弦明亮是因为它正好迎合了根音的泛音列,这点是比较公认的; 其次,泛音和基音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比如在C小三和弦里,根音的第四泛音和和弦三音虽然呈小二度,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两个呈小二度的基音关系一样,再加上第四泛音本身就很弱,这种微妙的不协和关系并不体现在不和谐的音响上,而是只是使这个和弦更加阴郁罢了。 

事实上,十二平均律下的大三和弦的三音和五音的频率,与根音的泛音列也是有差别的,但是并不影响协和性。 再比如六和弦,虽然说和弦性质是和原位和弦相同,但是和弦效果却也接近以低音为根音的三和弦。但是即使这样也完全不影响这个和弦的协和性。(但是四六和弦对协和性的影响就很显著了)  

总结一下: 1. 笼统地说单个和弦的情绪是不对的,一定要放在调性环境内。 2. 和弦低音的泛音列对和弦性格有一定影响,但对和弦的协和性影响很小。

三和弦其实就是模仿的自然泛音列的排列  从根音开始,第二个音的松紧决定了整个和弦的松紧,小三和弦的3音比大三和弦低一个半音,所以整体就感觉收缩得更紧,所以第二个音决定了和弦的性质,不能省略,但是又不可以随意地重复  你去听减三和弦,5音进一步收缩一个半音,就更加紧张了,如果说小三和弦和大三和弦的5音是一样的,那小三和弦的5音还起到了一定的放松这种紧张感的作用,那减三和弦的减五度就完全是走向了尖锐和不稳定了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