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题主问题,就借机总结下。出于专业学习原因,所以有幸能接触到比较多一线的新技术。在此奉上一些。十年间的变化如果想要比较直接的去体会。可以去看看近十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影片(由于奥斯卡级别视觉大片制作周期一般都在3到5年左右,意味着当年的获奖影片取得的较新突破也是两三年前的了)近十年的所有的技术突破,基本都是受票房左右。而这十年中,最重要的的分水岭便是《阿凡达》。在它之后,数字电影技术迅速席卷了整合电影工业,柯达等一大批老牌公司破产宣告了百余年的胶片时代过去了。特效技术中也出现了CGI到纯数字CG的变化。十年间技术追逐的的都是围绕极致的视听体验展开的。概括为下:视觉方面:超高分辨率。4k时代刚逐渐站稳脚跟,8k就成为各大公司宣传噱头。(不过4k片源和内容还是很少,国内2k"黑心"IMAX也不少见)3D立体,可以说在阿凡达之前大多数人没有体会过制作精良的立体视觉。那种烂大街的红青等互补色3D在二三线城市大行其道,游乐场也不少见。3D立体技术上个世纪中后期在美国曾经一度盛行,不过粗糙的效果被逐渐兴起的电视所取代。电影院出现了危机,怎么才能拉到观众呢,于是促成了其它技术的突破,现在也是这个理儿。高帧频。出于历史原因和行业规范,24fps帧率至霸电影标准已久。于是挖空心思发扬电影视觉效果的人想到了高帧率(但其实这个在电影发展初期就出现过,由于胶片感光限制和成本控制,只是多为试验片)。近年高帧频呼声代表有霍比特导演彼得杰克逊和卡梅隆,霍比特人也是采用48fps帧率(不过国内没有上映高帧率版),有消息称卡梅隆阿凡达2要采用60fps。高帧率优势在哪,在于对运动物体的细腻还原。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感官测试。CG方面,其实这一部分应该是普罗大众比较直观能感受到的,好莱坞电影教会了中国观众什么是特效。CG特效的突破基本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硬件提升,软件提升,制作工艺流程提升,它自然是发展的,发展的表现也是不同风格的。有写实的(日本CG动画基本是这条路),也有写意的。作为电影特效合成的部分当然突出写实感以贴合非特效镜头。这里要说明的是,电影特效呈现的效果并不能直观代表当下特效最大的制作水准,比起技术,投资预算和制作周期才直接决定了你看的特效质量,要不也不会有五毛特效一说。
抛开IMAX,七毫米胶片,200FPS,云渲染这些基础的硬件升级不说,纯粹从CGI(数字特效)角度来讲进步已经很惊人了。有一部叫做《百年电影特效发展史》的小短片就对2010年之前的电影进行了技术比较,推荐对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从同一系列的电影来看其实很容易看出,但我无法准确的把技术升级的范围定义在十年内。1993年《侏罗纪公园1》的恐龙,当时皮肤皱褶是无法通过3D模型来实现的,因此暴龙袭击汽车内的孩子的时候恐龙的头实际上是用遥控的恐龙模型来进行拍摄的,虽然机械模型的皮肤可以通过各种化学材料拼凑出毫无瑕疵的细节,缺由于机械结构限制,实际恐龙很难有太多的表情,实际就是个面瘫。1997《侏罗纪公园2-失落世界》开篇就出现了剑龙的皮肤特写镜头,实际上那时候的3D技术开始支持“凹凸贴图”,就是在皮肤表面用一层黑色的影子描绘来展现皮肤表面的凹凸感。但这种技术只能做出深度模拟,就是可以通过加深阴影模拟出皮肤凹陷的深度,但是没办法准确对光线做出反应,所以你会觉得模型和场景的融合似乎有一点点牵强。2001年《侏罗纪公园3》的时候,比凹凸贴图更具真实感的法线贴图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这种紫色的贴图其实是模拟出了光线从3个角度照射向模型的时候的高光和阴影效果,再通过通道分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通道贴图,合并成了一张看起来是紫色的三个光照角度通道。此时的法线贴图技术让迅猛龙能够非常好的适应所有光线的场景,几乎毫无违和感。而从这时候起,表面贴图的处理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技术的升级全部专注于对细节的制作能力而不再是展现方式。再说说合成方式:以州长的《终结者》为例,1991年《终结者2》机器人的表现不可谓不精彩,但液体人的合成就非常差强人意。除了当时的环境贴图技术只能支持静态,镜头不能运动反求这样的硬伤之外,模型和场景合成的时候无法单独处理每一层材质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个人观点,十年的跨度,突破和质变的体现从技术上来说太多,倒不如从理念上来说能让楼主看的实在。十年前的特效相比今天,个人看来更(只能?)着眼于视觉的“看起来”,而今天除了视觉效果外则更兼科学。记得曾看过变形金刚幕后介绍,有一个镜头是大厦折断的效果,当时特效已经基本完成,而在一位建筑学专家看后表示,对于一栋镜头里的大厦来讲,那样的破损过程从工程学来讲是不可能的,因此导演要求重新制作。09年VES(全称Visual Effects Society,中文名称为:美国视觉设计委员会,是世界顶尖的视觉设计权威认证组织。)年度最佳影视特效镜头,获奖的是《阿凡达》里的一个镜头,有趣的是这个镜头不是影片里大场面神兽、机甲战斗,而是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喝水镜头,其原因大约也在于此。最近的典型则要数《星际穿越》里面的黑洞,连霍金都赞叹其真实科学,这个模型是30个人,数千台计算机用一年的时间制作出来,如果只求普通观众的“看起来”,又何必这样。至于以后激动人心的进步,目前来看应该是更加身临其境的3D效果吧。全息倒不怎么看好,不是技术原因,只是摄像机的走位、角度是观影效果很重要的成因,用全息,谁来控制摄像机,还有影院座位谁来分,观众能不能走动.(想一想大家都要站在超人身上...那场面)诸如此类。最后:电影特效也是一门艺术,艺术与科学从来没有分开过,你看得到的是艺术,你看不到的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