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

 2023-09-24 00:43:23 西瓜影视

电影从卢米埃尔兄弟的起点开始,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走向,然而历史终于还是选择了好莱坞模式,选择了叙事作为电影表现形式的关键。好故事当然是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但好故事只是电影这个立体空间里一个平面上的标准。别忘了那第三根轴,别忘了电影艺术语言独立于文字的其他要素。而一旦开始关注其他的那些要素,“好”与“坏”这个结论突然就变得不那么直观明了了,起码不仅仅是我以前所想象的那三种组合可能:好内容、好形式、好内容 好形式。就说形式这一点,可以是时间轴(叙事)上的形式,也可以空间轴(视野)上的形式,甚至是脱离(或忽略)时间与空间的纯粹的意念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之间,哪个更好 ?一个空间里的三根轴线,哪个更好更重要?一部纯叙事的扁平的电影和一部无叙事的一镜到底“竖条”电影(比如1964年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哪个更好更有意义?如果你的回答不再是“好”和“坏”的两分法,那么恭喜你,你终于开始看电影了,而不仅仅是看故事。而只有真正开始看电影,什么是“好电影”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开始讨论。

公平地说,我想在很多情况下看电影确实和看故事是一码事。比如2006年的《达芬奇密码》,就是把丹·布朗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搬上荧幕,使一个精彩的悬疑探秘故事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电影时长两个半钟头,并不算短,但与小说相比,无异于把内容打了个压缩包,去掉繁复细节,拣最重点的枝干描述一个粗略情节。这样的改编成品相当于一个简化了的小说故事,和小说本身的文字体裁形式相比,电影的视听艺术形式并未对故事本身带来任何新元素。如果不是好奇心驱使的话,有时间去读原著小说的读者完全可以忽略电影的存在,因为文字这个体裁,对讲故事而言,没有时间和篇幅限制,能呈现的细节更加丰满丰富。

每次向人推荐《迷失》这部神剧时,我都很为难。鉴于不剧透的“道德”,跟还没看过片子的人提起剧情时当然只能说个开头。但是《迷失》的开篇是这样:一架客机坠毁在一个荒岛上,数十人幸存下来并展开自救。平凡无奇。听完这个开篇之后,你觉得剧情会如何发展呢?通常我得到的回应都是:“难道不就是‘荒岛求生’吗?好像有点无聊呢。”而实际上,片子后来的剧情几乎与荒岛求生毫无关系,而是在另一个惊人宏大的格局中发展。同样地,光看《绝命毒师》的开头——一个得了癌症的窝囊中学化学老师为了给妻儿留下点遗产铤而走险开始制毒——也很难想象到后来老白与炸鸡男的对决可以惊心动魄到何种地步。

不是你看着感觉好就能算作好电影,这世界上有个叫做标准的东西,渗透到各个领域。也许这标准模糊,但它还是在那里,不能一劳永逸却在逐渐解决好坏的问题。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在形成标准的电影人那里,不在人民群众这里。一切标准来源于共识,共识看似多数说的算,其实这里的多数又是相对的,再多也无法多到人神鬼协议一致的程度。标准在电影教学课上,标准在电影杂志中,标准在电影大师的阅片库里,标准在知名电影节的奖杯中,标准在各大电影榜单上,标准在历史长河的赞美与悔恨里。好电影的标准就这么奇怪,由一小群人的感觉评选得出,却不相信大多数人的感觉。

古人评价好曲儿用的是“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我觉得评价电影也不外如是。我们不是坐在评委席上的奥斯卡评委,难道还非要掰扯什么蒙太奇,什么舞美,什么灯光,什么调度?对于吃瓜的我来说,一部电影的好坏不外乎是看后是否仍然觉得余音绕梁,念念不忘。如果说有人让你推荐电影,你不费吹灰之力,几乎是下意识就脱口而出的电影,往往就是你认为的好电影了,而经过岁月洗礼后,你仍然萦绕于心,如数家珍的,很多也会是别人心中的TOP,所谓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那些经过万千票友确定过眼神,热切推荐的电影,十有八九都是好电影。

被影片调动起的“情绪”似乎应纳入在内。但问题是,看电影时被唤起的情绪总是因电影内容而各异。看《国产凌凌漆》时的“欢乐”和看《辛德勒的名单》时的“感动”可以比较吗?如果抽离掉具体的情绪内容,而只留下情绪的强度,那似乎也是可以的。比如《国产凌凌漆》的“欢乐”指数是6,《辛德勒的名单》时的“感动”指数是7,那么《辛德勒的名单》胜。可问题是很多影片引起的感受是多元的,比如看完《大话西游》后是感动还是欢乐呢?都有。难道要对每种情绪打分然后加权?太麻烦,我不喜欢。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