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左右看郭敬明的<幻城>,那时候因为也写小说的缘故,对新概念那拔人尤为关注,韩寒、小饭、蒋峰、张悦然、张佳玮等等,名字还能念出几个。上去萌芽论坛,大伙儿都煞有其事讨论杜拉斯、马尔克斯或魔幻现实主义题材...总而言之就是让人很有距离感。<幻城>如果不知道有抄袭日本漫画的嫌疑,看得还是蛮爽,和看<武林传奇>、<黑鹰传奇>这种沉迷度差不多。接着上红袖添香混,爆出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大伙儿对郭小四没有多少好感,但他的脑残粉极多。舆论也比较嘲笑郭的明媚的忧伤,抬头45度仰望天空,泪水已然留下这种。凶残一点的网友拿郭敬明的3750px身高攻击。
后来经常在报刊亭和学而优书店看到郭敬明的独立杂志,买过几本研究过,记得主编是落落,写的无非是友情痛入骨里,或赶稿恐怖通宵...90后女生的文字市场,在三毛、琼瑶过气后,<少男少女>、<漫客>这些杂志又不给力,无论从封面摄影、文字选题及华丽程度,或城市题材上,都太不给力。当时<知音>的编辑这么回答一封读者来信,问:感觉知音的城市题材说得太多了,中国有4亿农村青年,为什么不多报道一些乡村的生活题材?答:因为农村青年也向往城市生活啊。95-05年,走出县城,城市化几乎是大多数少年的梦想。当年红袖还推过一个人"韩晗",自称从未在上海生活过但完整写出了一本关于上海的10 万字都市小说,推荐人说这个作者是个天人云云。在报刊有限的选择中,老气的<幽默大师>、<故事会>,坑人的<青年文摘>、<读者>都无法挡住郭敬明杂志的势头,而韩寒的书,显然又是另个类别。然后郭敬明建了官网论坛,独立杂志,以季刊的速度出书。他的出品强调饱满的摄影,接近原画的照片处理以及用各种漫画字。在服装上,非常的女性视角,强调自恋,遇上白马王子这种想象。因为矮,因为瘦,他将自己定位为体弱多病却不得不为生计疲于奔命,这个情节像极的日漫剧情,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同情心。郭敬明此时已将现实的自己演入了剧情之中。当然,他确实非常勤奋,无论是作品量还是赶稿速度都是非常惊人。10年我同事采访郭敬明,回来说了一句,郭敬明如果不成功真是没天理,他把别人泡夜场、打机、旅游的时间都用于了写字和"抄袭"。所有人记住郭敬明的是:涉嫌抄袭的往事、3750px的身材、他是韩寒的小受,这三个事。<小时代>上映后,新浪微博不出意外骂声一片。但我身边两个90后跟我说这片很好看。我的70后同事看完说了句:各种美丽服装,各种富二代围绕着四个女孩转,不奇怪不受90后欢迎。你没有发觉这是一部非常女性视角的影片吗?如简溪裹着浴巾出现在猪一样富家女面前,还有洗澡的男性胸肌特写,看得影院里的异性恋男性很不适应。但gay很喜欢,女生看得很high...再如一场电影的服装从夏季穿插到冬季纯白色小受外套,50 套的服饰,这明显不是在看电影是在逛淘宝啊。
然后8月6日小时代2要上映了,小时代3正在筹备,郭敬明正在试图把电影搞成电视剧,这个营销意识让微博做营销的童鞋,情...很难堪。
然后大家继续像骂孔乙已一样骂着郭敬明,五短身材,抄袭,Gay;他则继续赚着大钱持续垄断90后校园市场,扩张他的商业版图。没有人俯视45度看他的时候泪流满面。
趣电 186 0这里不想讨论《小时代》这部电影内容本身,或者创作本身,因为我也谈不出什么,我个人对这个电影故事本身也没兴趣。但从这个电影和国产电影市场的角度,我反倒很有兴趣,也觉得《小时代》很有价值,因为它正见证着这时代的荒谬和电影市场像碾路机一样的野蛮成长。从影片定位来说,好莱坞可以有《Sex and City》大电影,可以有美剧《绯闻女孩》,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有一部《小时代》这样的电影?(如果谁坚持看完片尾字幕,就会见证中国电影史以来片尾字幕最庞大密集的时尚logo集群,看得让人有密集事物恐惧症都快犯了),见到网上有不少人说《小时代》是中国版《暮光之城》系的电影,但,又怎样?从市场角度,但凡有人开始拿中国电影开始和好莱坞电影做对比,对极其落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已经算是一种进步和褒奖了。如果《杜拉拉升职记》是中国畅销书市场跟电影结合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网络恐怖小说多次拍过惊悚题材电影,但都影响力不大),那《小时代》应该代表着中国畅销书和影视行业结合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文字作者直接来做电影导演和编剧了。
虽然中国畅销书市场并不大,国内图书市场绝大部分还是教辅材料占据绝大份额,但畅销书(小说)与电影的亲密接触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而且也是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征兆之一。影史上的《乱世佳人》小说出版于1936年,电影公映于1939年,电影制片人在1936年小说未正式空开发行就购买了拍摄权。这是我知道比较早的,电影和畅销书结合成功的案例,而当时也是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开始步入鼎盛时期。从这个角度,站在电影从业者角度,为《小时代》欢呼吧,这又是一部以前根本不会出现的“新面孔”国产电影(这跟影片好烂没必然逻辑关系),在拼资源整合的当下,谁能给出新鲜而又刺激性的内容,谁就能杀出重围(内容好坏就跟口碑有必然逻辑关系了,内容大概就指故事是否讲得有趣,讲的清楚,演员是否动人,导演是否有些独到的想法)。无论多少人说《小时代》的不好,它只是一部青春电影(还会有下集,没准还有系列接着往下继续拍),比起有毒的空气、有毒的食品和有毒的意识形态,这部总被骂“毒害”青少年的电影和小说的毒性在我看来都是忽略不计的。
这部电影观影体验对我而言是很诡异的——就像一个怪叔叔误闯进了少女们的春梦,手足无措,如坐针毡,挣扎着,然后就睡去了,反复睡,睡醒后,看了结尾,等到字幕结束,退场。
《小时代》从2013年的青少年精神层面而言,这没准是一部纪录片,或许这是它最大的价值。
解说瓶子 269 0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席城、顾源,一个比一个刻意雕琢的名字都属于郭敬明刻意雕琢的小时代,一个精致梦幻的时代,连唐宛如牙刷上的那只蟑螂都不怕人。小时代里也有人,有人就有暗流涌动。席城算计顾里,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逆袭。但是,这却是南湘的逆袭,南湘让席城去找顾里要钱,一句话暴露出对顾里骨子里的仇恨。如果南湘能够形成对顾里的个人优势的话,那么,因为家境贫富悬殊而产生的自卑可以消解,偏偏顾里格外优秀,于是,南湘的自卑在形影不离的相处中不断地积累,终于形成可怕的仇恨。所以,在顾里的生日宴席上,南湘明知顾里是受害者还要当众羞辱顾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湘是女版的席城,难怪甘愿受尽席城的折磨而难以割舍两人之间的感情。唐宛如在顾里的生日宴席上向顾里发难有两个原因:第一,自卑。唐宛如确实没有太多的女性魅力,从而成为顾里嘲讽的靶子,虽然唐宛如自己也在嘲讽自己,但是,自嘲和被别人嘲讽终究不一样。人都是差不多的,被别人嘲讽一次两次问题不大,成为家常便饭就让人难以忍受了,因为是个人都需要尊重,唐宛如也一样;第二,优越感。无意中得知顾里与席城的关系,唐宛如获得一种相对于顾里的似是而非的优越感,于是,平日里顾里的威势终于消散,自卑的唐宛如也终于可以爆发一次。在拜金时代,和贫穷相比,肥胖根本算不了什么,所以,唐宛如的自卑也就难以与南湘相提并论,唐宛如与顾里也不可能真正决裂,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南湘和唐宛如的弱点林萧都没有,所以,林萧与顾里的关系最近。顾源的家世与顾里相当,甚至更胜一筹,所以,没有自卑,也就能够真正原谅顾里,接受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