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音乐的人,究竟要如何欣赏交响乐?

 2023-07-22 09:50:07 西瓜影视

大家好,欢迎阅读津博音乐汇,我是小博,今天给大家讲讲不懂音乐的人,究竟要如何欣赏交响乐?

音乐需要懂吗?音乐能让我们快乐和忧伤吗?音乐能提升我们的情操思想境界吗?

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他是个小提琴家,当时在总政歌舞团还拉独奏,他带着我去听交响乐,他怎么带着我听的?一个大乐队,在台上交响乐一演奏的时候,他就开始给我讲了他当时小声的先是说这个乐队你看现在发出声那叫什么呢,那叫大管,也叫高射炮俗称,你看今儿这长笛,你看那个是马林巴就是一排的木琴。讲完这个,他接着跟我讲你听这个交响乐的技术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减七和弦的和声,你在听这什么技术,这是倒影技术,那次欣赏可把我给累着了,我诚惶诚恐,因为我旁边是个小提琴家,可是这个作品我以前也听过,就是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我都听过,但是他这么一想,坏了,我这些美感全没了。

后来我在想一个问题,你说交响乐创作和演奏这些技术他给谁准备的呢?一定是给音乐家准备,那作为我们听众,我们需要懂这技术吗?就像你吃饭觉得做饭是有技术的,比如粤菜大厨鲁菜大厨川菜大厨,他绝对技术非常高超,但是我们吃的时候需要懂这个技术吗?答案绝对是不需要懂,你只要吃觉得好吃就行了,所以我通过那次欣赏我就得到了一个结论。我们作为一个欣赏者,就像是一个消费者,像吃饭像喝饮料,你根本不需要制作的技术,你只要觉得好听不好听就行了,如果你把这个门这堵墙也给破了,那么音乐在你这就彻底解放了,你就想我就是一个什么呢?我就是一个欣赏者,我又不创造音乐,我又不演奏音乐,作为一个欣赏者根本不需要懂得这些技术。

有专家就说音乐抽象。我见有一些音乐学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告诉你讲座就说音乐是抽象的,尤其是交响乐,我也见有些音乐学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里介绍巴赫和贝多芬时多用哲理性高度的逻辑性来评价他们的音乐,而哲理和逻辑不都是抽象的吗?

我在听交响乐时尤其是无标题音乐拼命的分辨特定的乐句代表什么概念重复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认真思索这套音响逻辑最后要推理出什么结论了什么哲理,但如果要不看曲目解说总是无功而返。于是我认为自己欣赏不了交响乐,太抽象了,甚至比哲学还抽象。

首先就是要凭感觉去欣赏交响乐,因为虽然说你不懂音乐,但是你也是可以有一个能够欣赏的心态的,我们都知道交响乐就是很多的人在一起进行演奏。

那么这个时候你抱着一个欣赏的态度,去找到那个能够让你引起共鸣的感觉,比方说交响乐中的某个声音,或者说某个曲调突然间打动了你,那么这个时候呢你就已经是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交响乐。

因为音乐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打动人心,所以说只要你能够找到交响乐当中这个能够打动你的那个点,自然的,就算是你不懂音乐,也是能够欣赏交响乐的。

然后就是你既不懂音乐,也没有办法去找到交响乐当中那个能让你产生共鸣的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完全抱着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去欣赏整个交响乐。

你可以通过看演奏交响乐人的这些神情以及他们的动作,继而联想到他们在为了这场演出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交响乐这个问题的话,自然的,也就做到了欣赏。

我认识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他欣赏交响乐的时候会看书,书上有讲解怎么欣赏。但是,身为懂音乐的我特别不喜欢看赏析音乐的书籍,一旦看了,听的思路就被局限在书上讲解的内容里。我喜欢未知,喜欢每一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喜欢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感受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喜欢无限种可能……

我就是那个不懂音乐的人,虽然小时候学过小提琴,但现在却忘的干净。对音乐的鉴赏也不是很懂。去听交响乐也都大多听个热闹,时高时低的音乐会让人兴奋。

欣赏音乐,主要是感受音乐里的情感和音色,细细地品味音乐里情绪的变化。

音乐声起,跟着一起打拍子,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就哼哼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