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简单大方的字体?

 2023-08-10 06:00:48 西瓜影视

黑体:思源黑体宋体:文鼎PL细上海宋、文鼎PL简报宋、文鼎PL明体(旧字形)以上字体开源、免费、可商用、可随意折腾。但是上面宋体的质量和一致性我觉得都还不如中易宋体,但是中易宋体的商用是否需要另购授权我不知道。思源黑体是Adobe与Google历时三年在2014年7月宣布推出的一款开源字体,这是一款新的供桌面使用的开源 Pan-CJK 字体家族, 有七种字体粗细(ExtraLight、Light、Normal、Regular、Medium、Bold 和 Heavy),完全支持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文和韩文,这些全部都包含在一种字体中。它还包括来自我们颇受欢迎的 Source Sans字体家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西里尔文字形。Noto SansCJK的风格介于现代和传统之间。设计目标是可以广泛用于多种用途的计算机字体,比如用于手机、平板、或者桌面的用户界面、网页浏览或者电子书阅读等等。NotoSans CJK 一共提供了7个字重:从Thin, Light, DemiLight, Regular, Medium, Bold 到Black.思源黑体这一字体家族有七种字体粗细,完全支持日文、韩文、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这些全部都包含在一种字体中。它还包括来自我们颇受欢迎的 Source Sans字体家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西里尔文字形。总的来说,字体家族里的每种字体粗细总共有 65,535个字形(OpenType 格式支持的最大上限),而整个字体家族的字形个数接近50万.在Noto字体中,为每种语言尽可能的提供符合当地写法标准或者惯例的字形。比如说,繁体中文的字形符合台湾教育部门颁布的繁体字字形标准。NotoSansCJK一共支持44,666个文字的65,535个字形。65,535是已经是技术上一个字体文件可以包含的字形数量的极限。

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那何以谓作“宋体”?原来,明朝出版界多翻刻宋本,但为求便捷,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字。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宋体”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这命名是有问题的,除了“宋体”非宋,历代隋、唐、宋、元的刊本字样也各有特色,却一概划作一类。然而皇帝之令,不能不从,中国文人自此习称明代刊本字作“宋体”。由于此字体盛行于明朝,日本于19世纪制造铅字字模时,称此字体为“明朝体”,及至20世纪中叶,从铅字凸字排版过渡到照相排版时,台湾从日本引进照相排版及相关字模,连带引进“明体”一词,台湾华康科技于八十年代制作电脑字型时,也以“明体”作称呼,但在台湾教育部官方则称为“宋体”,因此台湾教育部所编定的字体称为“教育部标准宋体”。故虽然香港和台湾称之为“明体”,在中国大陆称为“宋体”,但两者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宋体是中国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现的字体。最初是在复刻临安书棚本时将笔划加以直线化,呈现出硬朗表情的一种字体。嘉靖三十二(1553年)刊刻的《墨子》中宋体的基础已经成型。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刊本数量急速增加,促进了书籍制作的分工化。清人蒲松龄说:「隆、万时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盼于此」。钱泳则云:「有明中叶写书匠改为方笔,非颜非欧,已不成字」。钱大镛的《明文在》凡例中有言:「古书俱系能书之士,各随其字体书之,无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由清人的言语可知宋体字并非源于宋代。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