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有什么心理?

 2023-08-17 15:55:05 西瓜影视

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我想应该题目表达不准确,应该是只存钱不消费的人,不花钱,谁都做不到,但不消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遇到很多。

只存钱不花钱的人,只有一个原因:穷。当然,这个穷又分物质上的穷和心理上的穷。

我想从心理原因分析一下。

这种人从年龄上有个分层,只知道挣钱、攒钱,不舍得消费的人,主要是上一代人,准确些说,是81年以前的人吧,85后很少有人这样。其原因无外乎是生存压力 心理记忆。

1、心理记忆因素。

这一代人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70年代及之前的人,都曾有过吃不饱的记忆,给心灵深处造成的不安全感,是无法抹去的记忆,所以,出于动物本能,他们时该觉得要囤积更多的可支配资源,那就是让自己拥有的金钱更多。我见过很多大企业家也很“抠门”,很多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2、文化因素。

中国历来有节俭的文化传统理念,所以,很多人都更相信把钱存起来不花就是节俭,除了生活必须的开销,他们只知道存钱,然后留给子女。普通老百姓一般这样做也意识不到有什么问题,所以,更多的人开始效仿。

3、理财知识因素。

很多中国家庭真正管钱的,没有学习过理财知识的,更没有机会接触正规的理财知识学习,又有很多人接触到一些打着理财的幌子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的事情,更让本来就没有理财经验的中国老百姓没有安全感,只能选择只存钱不消费。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会家庭理财前,先学习一些正确的理财观念,另外,把家庭收入分成若干份,拿出其中一份(主要看自己能承受多少损失),试着去理财甚至投资,一定会比你只存钱的收益更好的。

当然,是否应该花钱消费,那可以理解是个人信仰,我无意臧否,也不是必须改的,这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由。我还见过一生节俭,死后把存款捐赠的人,还是那句话,你是金钱的拥有者时,你有权用任何方式支配你的每一分钱。

第一类

极其抠门的人。见过对别人抠的,也见过对自己也抠的。有一些人可能是天生的脾性,也可能是成长环境所致,他们往往对金钱看得特别重,也不懂理财,只知道死命的存钱,自己一分也舍不得花,也舍不得给别人花。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第二类

赚钱特别不容易的人。这一类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靠着自己的体力挣钱,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他们自己都舍不得花,还有穷困的家等着他去养。所以他们往往会把挣的钱都存起来,去改变他们的生活。

第三类

养孩子的父母(此例排斥富二代)。虽然现在经济发展,生活变得好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刚有自己小家的年轻夫妇来说,养一个孩子,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自从有了孩子,不敢再乱花钱了;自从有了孩子,便想要给他最好的生活;自从有了孩子,便多出了很多花钱的地方。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为了孩子,便克扣了自己。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要花钱。普通人辛辛苦苦忙活一整年,所得的收入支付完必要的生活费用外,剩余部分就要用来孝敬父母、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交养老金、交医疗金、还房贷,七七八八的支出下来,每年所剩的钱也没几个了。即便是生活在穷山僻壤的老年人,他们的收入相对较少,但也要买盐、买洗粉、买零食什么的,他们每个月多多少少也要花些钱。因此,在普通人当中,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数量微乎其微。真正只存钱不花钱的人,当属某些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每月的收入高,吃饭有饭局,去娱乐有人买单,每月收到的礼品、购物卡用不胜用,有些人收到的礼品用不完,不得不通过秘密渠道销售出去。他们的工资收入、分红、奖金、礼金什么的,都是往银行里存的。他们是一群真正不花钱的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