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大逃杀》这部电影的设定吗?

 2023-08-19 20:02:59 西瓜影视

我曾经看过一部很荒诞的日本电影,叫做《大逃杀》,里面说一群中学生被挟持到一座孤岛,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自相残杀,最终只有一个人能够逃出生天。里面有北野武,本色演出。当时觉得这个电影虽然精彩,但是荒谬绝伦,不可理喻。后来人生的现实常常能够和电影中的荒谬相互印证,让我时时有所感悟,方才知道电影的深意,却原来并非电影荒诞,现实人生原本就是这么荒诞,只是当时我还不明白。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至理名言。艺术本来就是对人生的感悟,然后再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在上演类似《大逃杀》那样的生存竞争,人们熙熙攘攘,为了名利你争我夺。原本的理想主义者,在这残酷的现实中,蜕变成了犬儒主义者。而圆滑世故,却被认为是成熟的表现,而那些现实的“大逃杀”的幸存者,嘴角边往往噙着微笑,让人毛骨悚然。

    最近又看了一部电影,是一部关于面试的电影。现如今,面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企业招聘最后的环节,当然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重要,也越发让人重视。招聘者智计百出,面试手段层出不穷;应聘者也是竭尽全力,搏出位,争上游,不择手段。最后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活脱脱就是现实中的“大逃杀”。而这部西班牙电影《生存法则》则把面试演绎到了极至。虽然没有《大逃杀》那样的血雨腥风,但却因为故事的现实性而越发显得惊心动魄,让人感叹面试手段高超之余,又对人性的丑陋感到颤栗。

“新世纪之初,一个国家的崩溃,失业率逾15%,一千万人失业,80万学生破坏校园制度,成年人失去信心,因惧怕青少年,于是通过了一条法案——《新世纪教育改革法》,通称BR法。”

影片以一段描述BR法由来的字幕开头,黑底白字,配上殉道感的音乐,在影片正式开始前便很好的营造出整部影片黑暗、血腥而绝望的基调。

就整个故事来说,《大逃杀》对很多人来说颇有“变态”的意味。城岩学园三年B班四十二名学生被选中被迫参加大逃杀的游戏,在军队严格的管控下,他们被困孤岛,并且被要求在三天内自相残杀到只剩下一个人。学生们手里只有军队发下的必须生活物品以及随机的稀奇古怪的道具,在他们认清事实后,他们或自愿或被迫的开始了这场残忍的杀人游戏,而影片的最后,只有秋也和惠子生存下来,但当他们回到人群中,却感觉是开始了一场规模更大的大逃杀游戏。

关于《大逃杀》主题的评价有两种走向,一种趋向于认为它根本是借助暴力以及变态吸引青少年的哗众取宠的影片,对其进行批评,而另一种则认为《大逃杀》揭示了人性,对其中揭示的冷酷现实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我想把这部电影情节详细道来,把里面面试中所设下的精妙陷阱一一历数。但我发现,如果我这么干的话,我恐怕很快就会沉浸在影片精妙的情节中不能自拔,从而忘记了自己谈论这部电影的初衷。而且将悬疑电影的情节透露出来,着对于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的朋友来说是不道德的。

    我只是想说如果有决心舍弃一切苍白无力的道德束缚,一心要在面试中大展拳脚的朋友们,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出色的教科书。当然,你也要作好即便是作为胜利者也不得不承受莫大的痛苦的思想准备。看过影片,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种面试,真是他妈的有够变态。再一个感受是,真他妈没一个好人了。心理脆弱的朋友观看本片前要慎重,如果因此患上了“面试恐惧症候群”那就得不偿失了。呵呵,也许我有些危言耸听了,左右是一部电影,还能比恐怖片更恐怖?还能比《大逃杀》更残酷?我上面说了这是一部现实中的《大逃杀》,正因为现实,而又发展到如此荒谬的地步,这远比一开始就置身于荒谬境地的电影显得更加残酷。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