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里各种各样有爱的小细节补充了这样的距离感。木工组的打杏子(这个细节特别有趣,一开始在哪里找盖文物的纸,还以为又有什么厉害的文物要出来了!然而是用来接杏子。);种树的、种菜的;逗猫的;出去看展的……这样子平凡的生活让人顿感亲切。非常的有生活气息,让人很想去故宫工作呐,不亏是招工广告!
我觉得,让人回归到人,不去神化,这是最好的状态。纪录片中每一个文物修复者是大师,也是普通人。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非常棒的地方。
竟然全文结束了都没有提到我的王师傅!不行!再加一段王师傅。钟表组王师傅在结束的时候说:怎么就静置了,好不容易才动了,(跟摄像机说)动起来完全不一样,特别漂亮。辛辛苦苦才恢复了演示功能,最终在展览的时候却只是静静的摆放在一旁,没有人知道动起来的样子。真的特别的可惜,王师傅说的时候,真的是很心疼。希望以后各种展览,对这种能动的但需要静置展览的物件,可以拍一个视频放在展览品的旁边。不要辜负每一件藏品和为之付出心血的人,做的人不容易,修的人也不容易。既然都费心费力的做展览了,就多拍一个视频吧。
这部纪录片最打动人的,是人,是每一个勤勤恳恳的文物修复者,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做事,安心生活。这样子的状态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羡慕。在他们的身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世事纷扰,岁月一派静好。这是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吧,至少是我的。很多人都希望活得更纯粹一些,能够专注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要为了其他事情费神。而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有着共通的气质,对于时间的都有一种超然。“过几年”,“也就5、6年”他们对于时间都是如此般的轻描淡写。而再看看他们的工作似乎又可以理解了,他们经手的是上百年的甚至上千年的文物,在有百年历史的紫禁城内工作,时间在他们身上变得很是模糊。所以一个个都特别的显年轻呐。
对于纪录片的演绎和变迁,业内人士认为以往纪录片往往受众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而越来越接地气的设计,让精良的纪录片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没有板起面孔说话,没有像说明书一样介绍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它是生活化的,并因此显得年轻化。
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平易近人的纪录片,让原本巍峨的禁宫成了自家后院儿。导演叶君说:“我们团队就是80后、90后。当时设定的主题就叫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藏品、工艺、鲜活的人物和情感情怀。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也用着手机坐着地铁。希望这部片子是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