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姜昆与郭德纲?

 2023-08-30 03:00:26 西瓜影视

姜昆和郭德纲这两个人,在相声界都有一定的声望,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们对两个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今年春晚,我们在春晚上,再一次看到了姜昆。不得不说,岁月就是这么阔怕的东西,轻轻松松的就把当初在春晚上风光无限的小伙子变成了现在皱纹横生的大叔了。

姜昆也算是春晚的老人物了,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楼道曲》,《琢磨》,《着急》,《虎口遐想》,还有今年的《新虎口遐想》,他的作品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这几部,中央11天天播,每次看都笑的像个傻子,丝毫不觉得腻的。虽然现在宝刀确实有些老了,《新虎口遐想》已经没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力量了,我还是很开心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他。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个题外话,也不算是题外话,那就是郭德纲的徒弟岳云鹏,其实我对岳云鹏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刚开始也很好笑,可是后来就一直是一样的套路,一样的配方。当初《欢乐喜剧人》第二季播出的时候,他的表演确实很好笑,可是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我觉得娱乐的最终追求还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而且一直不换配方,最终还是翻车了。《跨界喜剧王》的时候,成绩就很不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所以说和姜昆老师的相声比起来,岳云鹏的相声还是有不足的。我觉得姜昆老师的相声就像那种家常小菜,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越来越美味。而岳云鹏的相声就像是那种特别油腻的大餐,偶尔食之还可以,经常吃就腻了。

在这里为什么提起岳云鹏呢,是因为岳云鹏是“德云社”力捧的对象,也是郭德纲的徒弟。

其实我对郭德纲的印象一直是不错的,因为小时候永远都记得“你是先听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坏消息是我们迷路了,只能靠吃牛粪过日子,好消息是,牛粪有的是。”这些话现在看来是觉得有一些粗俗,但是当时真是笑的停不下来。我对郭德纲的印象也一直是不错的。

其实郭德纲也是有师父的,但是师父有点多,我只记得有人说过,他的师父是侯耀文,逝者已逝,我不好多做评价,但是郭德纲的作品,确实是没有什么营养的。这点,其实和侯耀文的作品,有一些相似吧。

郭德纲的作品,“营养”这两个字的缺乏一直被很多人所诟病,确实,郭德纲和姜昆老师很大的区别在于姜昆老师的作品,肯定立意层次要高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郭德纲的作品,就给人一种很俗气的感觉,无论现在郭德纲的成就多么高,他的口碑却并没有那么好,和他作品的“俗”肯定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这也是发表了一下我的一点意见,并不能说明什么,也请专业人士不要喷我。

姜昆与郭德纲,网上关于他俩对怼的消息有很多,有的说,姜昆之所以骂郭德纲是因为老郭把相声带出了国,走上了国际,老姜吃味了,嫉妒了,嘿!凭什么你一个野路出家的,连国家相声演员都不是就出去商演了,你讲的是个啥;也有人说老郭的相声水平是半路出身,虽然说学逗唱样样有,但是却大都俗气,没有老姜的相声有教育意义。我觉得,与其在这里忙于评判他俩,还不如好好看看两人的相声,享受国粹的精彩魅力。

最早了解姜昆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姜昆和唐杰忠表演相声《虎口遐想》,这个小品是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当然那时候,我还没出生,我看的是中央的重播,但是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让人哈哈大笑。

《虎口遐想》应该是姜昆相生生涯中的高潮部分了,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欢声笑语。它讲的是一个人去动物园看老虎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老虎坑,至今犹记得,他说摔了一下,那传神的形容,“叭喳”、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真是太有生活气息了,现在想起来肚子还都一抽一抽的,哈哈!想不笑都不行。在传递欢声笑语的同时,也抨击了当时“只喜欢个头”等各种不良现象。

从他的几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姜昆的风格是比较说教性的的,都带有教育意义,而不单纯是说相声。姜昆的优点是他善于表演,从表情、动作去衬托人物关系,使其生动有趣,但是缺点就是他的唱功,基本上他的小品中很少能体现出唱功。

郭德纲老师其实最开始并没有学相声,而是跟评书艺人高祥凯学评书,那时候才七岁,所以从很小就打下了很好的唱的基本功。后来在1981年,才开始正式学相声,可以说是半路出家。郭老师也是草根出家,受了很多苦,你看看林志颖明明和他同岁,看上去却和他儿子一样。我很佩服郭老师,自从他创建了德云社,相生才又重新活了起来,没有被新生事物淹没,所以我佩服他。

郭老师的作品更接地气,更亲近老板姓,所以百姓喜欢,他的德云社才办的风生云起,才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不管他们有什么个人的摩擦,我都希望我国的相声可以走得更好,走的更远。

姜昆与郭德纲可谓都是相声界的一代大师,姜昆师出高门马季,这可是代代传承,传统相融,力挽现代相声界,是桃李满天下;郭德纲野路出生,也是说的一个风生水起,筑起了德云社一片新天地。

说到姜昆,我们最先想到的就应该是春晚了吧,自姜昆先师马季老师将相声带入了春晚的舞台,让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们都可以享受到相声的魅力,我们的姜昆老师就持续的活跃于春晚的舞台为我们带去了幽默与思考,我认为就是姜昆老师正式的让批判社会和赞扬政策与我们的相声瑰宝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想当年我们的《走错那一步》与《对口词》再到后面的《如此拍照》对当时社会完全性质的搬教条,死守规的批评和《特大新闻》对某些无认真为人办事的官员的批评。而这一切却都是在我们欢笑之时巧妙融合,这是姜昆大师真正厉害之处。

而说到郭德纲,我们马上就能想到的就能想到的就是现在火遍大江南北的德云社,而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郭德纲老师则是首位将相声完完全全摆到了台面上的人物了吧。就如同马季老师对他的称赞,他建立的德云社使我们的相声又一次的活了过来。而听过郭德纲相声的人们都知道郭德纲的相声浅显易懂,十分适合茶余饭后去欣赏,而他为我们带来的是完完全全笑声,不掺杂着一丝丝的杂音。但也是由于在以前相声的一些粗杂语言和现在自己的某些效果之意,有时候听着郭老师的相声总有些感觉俗的意味,但是不管怎么说,郭德纲大师也是给我们带了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

 虽然现在总是流行说姜昆与郭德纲之间的骂战,但是抛开社会的评论和谁对谁错的争辩,我们都无法掩盖住他们对相声的贡献与爱。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基本功,那门学好了都不容易,侯宝林先生说的好,因为侯先生有传统相声的底子,基础好,又经过多年在地摊,茶馆的历练人谦虚,本分,是一代相声大家!马季先生半路出家,在中广四老的精心培养下,对传统相声的四门功课刻苦钻研,学习,夯实基础,相声越说越好,是说相声半路出家的人的榜样,楷模!是一代相声大家!姜昆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宣传对说对口词的出身,在这么一个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相声基本上已经被彻底禁演,历史特殊年代,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解禁,人们十年没有听到过相声了,一听到相声那种新鲜感,捧红了的那种演员,一晃又四十年过去了,姜昆相声四门功课,说差点,学差点,逗差点,唱也差点,没有认真学习,一心想着向耍心眼上趴,最重要的德还差点,拿当年梁左先生一部作品,虎口遐想说了三十多年事,,,,!当官十几年中国的曲艺工作大家有目共睹,老祖宗留下来的曲艺曲种化遗产丧失多少,曲协有那些部门管了?恢复了多少曲种,抢救多少珍贵的历史?郭德纲70年代初出生的人,从小爱好祖国的传统文化,认真刻苦学习了传统艺术形式术业有专攻,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基础扎实 ,爱憎分明,一路走来艰难险阻,受到种种非议,一直在茶馆,剧场说相声,终于顶着方方面面压力小,把老百姓请回茶馆里,剧场里,续写相声的辉煌,,,,,!郭德纲与姜昆就象一个城管,,,,,,,,,!

郭姜之争除了“羡慕嫉妒恨”外便是流派之争,犹如丐帮之“污衣派”和“净衣派”。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不假,但更俗一点的工农兵也需要文艺,老百姓还想听一点大尺度段子,怎么办?在小剧场演演还行,但面向全国播放就不适宜了。至于相声,你听听解放前天桥艺人怎么说,不都兼而揉之吗?作贱自己是常态,还有大量讽刺等内容……毫无疑问,郭是相声大家,他那种功底和台风,以及信手拈来的表演,令在场者痴迷。但如上春晚则缚住了手脚,严格的审查不会让你想说就说。所以,相声上春晚可能就是悖论,至少是不能表现相声的全部。姜能活到现在,并活得那么好,大多与相声无关。

姜昆是体制内的,以歌颂国家为主,说真正的就不叫相声,相声的基本功说学逗唱他不会,郭德纲是真正的相声,基本功底子厚,传统的相声说的特别有功底,看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再看郭德纲的相声,诸多的相同之处,姜昆和他,别的不说,就论真正的相声,姜昆没法和郭德纲比!不在一个层次上!说郭德纲的相声俗,走出国门商演场场爆满,难道所有的观众都俗吗?有句话说的好,同行之间才是刺裸裸的仇恨!郭德纲,有多少人想让他死,因为他太脱颖而出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