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很多第一版影视能成为经典的现象?

 2023-09-28 16:19:14 西瓜影视

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成功的经典影视作品是在取所有人想象之中的共通点,这是每一个影视剧拍摄者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并且一旦这个文学形象塑造成功,那么影视中的演员就成为了这个文学形象的代表,并在观众的内心根深蒂固。如果说要再对其进行重拍和改编,可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对待翻拍经典这一点上,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比较包容的心态,要提倡创作人员有创新,因为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家去认识经典、再现经典,一定会带来时代的特点、个人的局限。如果完全照本宣科地翻拍,那就失去了再度创作的意义,应该允许有新的观念、新的解释、新的表现、新的创造,这样才有意义。

重拍需要创意,有些电影“不走寻常路”,彻底颠覆原创,让法海爱上了白蛇,那白蛇的抗争还有什么意义?给唐僧、孙悟空安排了诸多感情戏,那么师徒去西天还取得到真经吗?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作品还有多少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呢?我们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去亵渎经典作品,那样即失去了原创的韵味又不能被观众青睐,更算不上创新,最终只能陷入低俗化这种万劫不复的深渊,伤害的不只是观众的感情,更是艺术的严肃性。我们看好莱坞的经典重拍,《金刚》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拍一次,电影反映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而科技手段、拍摄技术却不断更新,这两个基础决定了它的经久不衰。

目前国内经典翻拍处于困难阶段,处于一个摸索和尝试的阶段。首先,文学名著是以文本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文学文本与影视影像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间。如果说文字的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密室关系,那么影像的传递就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广场关系。如果说前者是私语,是秘密,是心灵的沟通和神会,那么后者就是宣讲,是开放,是心灵以及心灵之外的多种元素的建构。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填充文学文本与影视影像之间的巨大空间是关键。这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因为先入为主的影响,从心理学上讲就是首因效应,即使后面的影视作品和第一版的质量差不多,大部分看过第一版的观众还是会觉得第一版的最好,如果把时间跨度放大,相隔的时间长一点,拍摄新版,请最好的阵容,拍摄质量差不多,新观众看了买账的几率会大很多,比如说,当你看过一部新电影,是翻拍的,你第一次看到的就是第二版了,你看得很过瘾,之后又巧合看到了第一版的,如果两部质量差不多,你也还是会认为第二版的比较好,因为首因效应,你第一次看到的是第二版的。

无论呼唤原创还是守卫经典,我们都不应该放弃一个原则,即尊重影视的文艺属性原则,尊重影视艺术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美国电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用电影创造票房,更用电影传递美国国家理念、国家价值、国家精神,这是我们所欠缺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一定要着眼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舞台。我们在影视剧创作的途中,做强产业链,打造出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也是我们进行经典翻拍的必然要求。

经典名著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早已决定了人们的接受程度。经典翻拍风险很大,因其先天拥有的高关注度和高期待值,较为容易在问世后遭遇狂风暴雨式的质疑,单单是靠大量的制作成本和宣传成本的投入、大牌的明星云集是远远不够的,经典翻拍最难之处在于既要保住原著的精华又能拍出新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已经家喻户晓,大家心目中都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