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剧情讲怎么样?

 2023-10-01 17:53:06 西瓜影视

从这部电影,我看到了战争、社会、个人命运的诸多思考。故事讲的是,被遗弃的摄像机意外拍到了比利林恩救战友的画面,之后他被授予了勋章,他所在的B班一起从伊拉克返回美国参加了一系列活动。电影使用了现实和回忆平行穿插的方式展开叙述,在回国的这一段时间里,比利林恩不断回忆在战场上发生的一切,眼前的美国社会和回忆中的伊拉克战场在对比、交织,我们仿佛在看他所看,想他所想。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士兵对这场战争、这个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每个人对战争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真正懂的。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被视作英雄迎回国内,可他们发现,人们并没有那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在媒体发布会上,记者追问比利林恩与恐怖分子近身肉搏时的感受,他们把这一天当做值得骄傲的一天,但比利林恩知道,这是他最痛苦的一天,他面临着死亡的恐惧,并眼睁睁的看着战友不断的流血然后死去,可是人们只顾着自己美好的意淫。

比利林恩的中场表演——一个男孩的成人礼,李安,是我个人一直以来很推崇的导演,我曾经评价说:“李安是最国际化的华语导演,最有文人审美的华语导演。”前半句说的是李安的“严重西化“,后半句说的是李安骨子里还是东方的审美。到“比利林恩”我仍然觉得这个评价还是适用的。意识流电影,比利林恩不应该与之前的“伊拉克战争”系列归为一类(诸如’狙击手’、’杀死本拉登’、’拆弹部队’等等,以美军在伊拉克军事行动为背景刻画美军的电影)。表面上,电影刻画了战斗英雄比利林恩回国授勋,并且受邀在达拉斯参加橄榄球队中场表演的故事,全片还原的仅仅是比利林恩的一天活动。比利林恩在伊拉克的相关内容,只是通过比利的回忆而有所展开(这里并不是线性展开,而是多次的插叙闪回,前后的时间也非线性)。“比利利恩“应当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这类电影的佼佼者比如《广岛之恋》、《野草莓》等,这类电影受“意识流小说”的影响,立足于一个小的时间点,和单个人物,通过跳跃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去剖析和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二十世纪初,意识流小说家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当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而且还借鉴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创作了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又反哺了意识流电影。那也就意味着意识流电影不会只有一个叙事层面,两重甚至是多重的。也意味着有第一层的叙事时空(这一层必然是线性有限时间、有限空间)和更深层的叙事时空(不确定的跳跃时间和空间)。是一种无限寓于有限的光影魔术。

首先要说的,是代入感强烈到爆炸,对摄像机的眼神,人物的视角都是之前的电影无法体验到的。感觉杀人的那个过程,观影的时候呼吸都加重了一倍。其次是一种思考,比利自己也说了,“英雄的称号使他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那些责任,使命,自豪感都是外界给他们安上的标签,是他们自己对军人的一种理解,并用这些去诠释比利他们,无论是记者会或是拉拉队女孩对比利的感情,都希望并通过暗示去促使比利他们也这样认为,英雄只是用来消费的。比利知道他应该按照众人所希望:返回战场,但当他透过当天的“表演”看透了,并跟医生联系,他想要抛弃这些担子。但之后的一系列:与球队老板的冲突,美民对他们的不解等事促使他返回军队,不是因为国家,不是因为民族,也不是因为正义,正如在车上和蘑菇的交谈,(有一种哲学的意味)他想做的,就是他自己,是一种返璞归真,具体不能描述得更清楚,可能和看过的一些书有关系。

资讯推荐